
近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资料图】
公开情况通报:
近4周流感病毒阳性率呈上升趋势
在28天内,流感病毒阳性率从0.7%
激增到了41.6%
翻了近60倍
金湾区近期监测显示
流感病例呈上升态势
其中学校发生流感聚集性疫情增加
3月以来
疾控中心收到三所学校的
流感聚集性预警
那么,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如何传播的?
症状是什么?和普通感冒如何区分?
我们如何有效预防?
下面小金带大家一一了解
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人群中呈季节性流行的流感病毒是甲型(甲型H1N1亚型和甲型H3N2亚型)和乙型(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流感病毒。相较于乙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宿主众多,更易发生突变或重配,造成其在人群中快速传播,历史上多次大规模暴发的流感都与甲型流感病毒有关。近期我国多地出现的流感活动水平上升就是由甲型流感病毒中的甲型H1N1亚型所致。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进行传播。
流感、普通感冒、新冠的区别
流感
病原体:流感病毒引起
症状:典型症状为发热,可达39℃~40℃,可伴寒颤。全身症状重,出现咳嗽、咽痛、头痛、肌肉痛、乏力等。老年人和儿童容易出现胃肠道表现。
危害:一般发病3~5天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全身症状好转。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孕妇可合并肺炎、中耳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可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
新冠
病原体:新冠病毒引起
症状: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例除轻症和无症状外,其余病例和流感大致相同。但感染新冠后发热出现的时间通常早于上呼吸道症状出现时间,且可能会出现嗅觉、味觉减退等症状。
危害: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症状持续的时间通常不止7天。在临床中,有基础病,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以后引发重症的风险更高。
普通感冒
病原体:鼻病毒、冠状病毒等
症状:一般不发热或轻、中度热,以鼻部症状为主,表现为打喷嚏、流涕、鼻塞等,全身症状轻或无。
危害:一般5~7天痊愈,并发症少见。
如何预防流感?
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2.勤洗手、不随地吐痰。
3.常通风、保持室内清新的空气。
4.疾病流行期应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规范佩戴口罩。
5.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
6.加强体育锻炼,经常坚持户外运动。
感染流感病毒怎么办?
如果感染了流感病毒,不必恐慌。多数人在3至5天左右病情就会好转。
1.对于体质较好的群体而言,可以对症治疗,部分群体也可以不经治疗自行痊愈。
2.对于高危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还是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减少危重症的发生。
3.如果患者出现持续高烧、呼吸困难、严重呕吐腹泻等症状,一定需要积极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4.关于药物治疗,需遵循医嘱。奥司他韦对于抑制甲型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效果,但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不宜长期服用。可以作为没有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最好在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使用,不宜自行服用。
5.关于饮食,注意多喝水、多休息,吃一些清淡、富含蛋白质的易消化食物。
6.关于运动,感染后,宜休息3至4周再运动。
转发周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