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深圳市首批国际化街区授牌仪式举行,共有20个街区获“国际化示范街区”“国际化特色示范街区”“国际化特色街区”等荣誉。经过居民满意度调查、专家评审和实地考察,公明街区获评“国际化商业文旅特色街区”,成为光明区首个通过验收的国际化街区。
(资料图片)
公明街道位于光明区的西北部,东与新湖街道相邻,南连马田街道,北接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地理位置优越。辖区面积2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2万人,下辖公明、上村、下村、西田、李松蓢5个社区。街区文化底蕴深厚,商务、购物、休闲、文化等多种业态聚集,商业文旅蓬勃发展。
党建引领的善治街区
几年前,公明街道就提出了管理和服务向基层流动,做实做活基层治理的路径探索,全面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不久后就在深圳市首创“家门口”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模式。挂牌成立光明区首个快递外卖行业联合党组织,建设运营光明区首家碧道党群综合服务驿站,完成公明广场、公明墟、研创谷等6个党群阵地建设,完善中央山、上域等物业小区“红色茶馆”特色服务阵地,率先打造“木棉居”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模式。
底蕴深厚的人文街区
公明街区历史悠久,人文色彩浓厚。粤剧《陈仙姑》被评选为广东省年度入选作品,列入深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保存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公明老墟被公布为“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光明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宝中学被宝安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公布为“宝安区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2021年,成为深圳市“四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之一。红木古镇成为光明区第二个国家A级景区,入选广东省工业旅游精品路线“深圳匠心智造之旅”线路的主要推荐景点。
近悦远来的人才街区
为服务好境外人员在公明就业居住,公明街道建立境外人员服务中心,与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深度融合,借助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窗口,整合各方资源,为中外居民提供包括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外国人来华就业居留许可、涉外行政业务咨询等综合性服务。统筹协调辖区各方资源,遴选优秀企业为有意向来辖区实习就业的港澳台青年提供实习岗位。
山水连城的绿美街区
公明街道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以茅洲河为生态主轴,围绕红花山公园等,打造“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统筹布局建设重大文体设施项目和生态公园、口袋公园等项目,推动自然风光从“星罗棋布”到“串珠成链”。
创新驱动的智慧街区
公明街道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从群众需求出发,将基层治理工作带入“云”端,全方位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城市管理指挥平台”“公明智慧消防监测平台”等数字平台建设,创新“一网通管”模式,打造“消管通”“治理通”“应急通”“文明通”等智能管理系统、“智慧小区、智慧园区、智慧社区”等城市全场景智慧应用,打破部门信息壁垒,创新集监管、执法、公共服务等工作于一体的操作平台,夯实基层安全监管底板。
未来,公明街道将立足街区基础设施完善、商业氛围较好、文化生态资源丰厚等优势,深入挖掘街区历史人文底蕴,持续推进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提升商业业态,加快形成高端消费商圈,为深圳市国际化街区建设贡献公明力量。(文、图/于木子 郭丽媛 彭翠玲)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嘉乐
校对 | 谢志忠
标签: